2017年主要工作
2017年,在部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安全生產司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部黨組工作部署,以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為重點,堅持安全發展理念和總體國家安全觀,嚴守紅線,攻堅克難,努力保障安全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為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安全穩定社會環境
堅決貫徹部黨組工作要求,今年始終把迎十九大保安全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周密部署、嚴格落實,實現了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前和召開期間,民爆行業及部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平穩運行,監控化學品管理平穩有序,未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一)民爆行業以檢查督查為有力抓手,在確保生產安全的同時,著力提升行業管理能力。特別在十九大召開前夕,要求各省責成屬地行業主管部門與全部生產銷售企業簽訂“特殊時段安全生產責任書”,對京、津、冀三省市著重開展安全督查。今年對全國27個省的重點生產銷售企業開展督查,提出70多個安全監管不到位問題和近600項企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問題,要求省級行業主管部門督促企業全部整改到位。部屬單位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檢查督查,會同人教司、機關服務局聯合組成6個督查組,集中對12家安全生產重點單位開展督查。指導推動部屬單位提高思想認識,加強改進安全管理。
(二)嚴格監控化學品監督管理。按照部工作部署,試點開展監控化學品“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下發《關于加強監控化學品企業互聯網發布信息管理的通知》,預防和消除信息安全隱患。指導地方完善預案,妥善做好敏感化學品調查處置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二、狠抓重點突破,落實中央部署安全生產改革發展舉措
根據部黨組關于工業和通信業領域安全生產改革發展工作部署,堅持統籌推進,重點突破,狠抓落實。
(一)明確任務分工抓統籌
制定出臺我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對15項重點工作任務明確承辦司局、任務措施和時間進度。加強統籌協調,密切配合,保障各項工作扎實有序推進,根據中央改革辦和國務院安委會督查要求,于8月、10月、12月向國務院安委辦報送我部貫徹落實重點任務情況。
(二)突出重點任務求突破
緊緊圍繞中發32號文部署“健全投融資服務體系,引導企業集聚發展安全產業”重點任務,創新思路,積極推進。
1.加強頂層設計。擬與國家安監總局、財政部、科技部聯合印發《加快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與國家安監總局聯合編制《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區創建指南(試行)》,引導企業集聚發展;積極探索與地方政府推動安全產業發展的共建合作機制,與江蘇省、國家安監總局達成促進安全產業發展的共建合作協議。
2.探索打造市場化金融服務平臺。指導組建區域性、行業性安全產業發展投資基金,為產業發展提供融資服務,引導社會資本設立了國內首只地方性安全產業基金和首只行業性安全產業基金——汽車安全產業發展投資基金。
3.加強安全技術創新與產品應用。與國家安監總局、科技部聯合編制《推廣先進與淘汰落后安全技術裝備目錄》。開展安全技術裝備試點示范。選擇安全事故高發的交通、建筑領域,組織研究先進安全產品試點應用方案,引導企業創新商業模式,擴大市場規模。
(三)找準職責定位抓指導
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的要求。按照中發32號文要求,指導重點行業領域嚴格市場準入,推動將安全生產方面的要求納入政策法規、標準規劃、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等工作中。研究起草新時期行業安全生產標準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完善部“十三五”安全生產標準體系框架建設方案,為指導工業安全生產標準體系建設提供支撐。
三、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民爆行業改革發展
民爆是高危行業,堅持一手抓安全,堅定人民立場,嚴守安全紅線;一手謀發展,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加強政策指導和引導。制定《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建立民爆企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更好解決民爆行業安全生產“最后一公里”問題;推進落實民爆行業“十三五”規劃,制定《民用爆炸物品行業產業技術發展方向及目標》,更好引導行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科技引領提升發展質量。積極爭取財稅政策支持,協調有關部門首次將2大類12項民爆行業安全防護裝備與技術納入《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支持范圍;首次將民爆行業共性安全技術的基礎科研項目納入“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科技專項”支持范圍。
(二)加快推進智能制造。以提升行業本質安全為目的,結合“中國制造2025”在民爆行業實行“機器換人、自動化減人”。6月召開民爆科技工作座談會暨智能制造推進會,加大智能制造應用推廣力度。3個民爆智能制造項目被評選為全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或新模式應用,其中四川雅化集團參加第19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和國際智能制造展覽會,并作典型發言,在行業內引起較大反響。目前,全行業90%以上工業炸藥生產線實現了連續化、自動化生產,工業雷管生產線50%以上采用了自動裝填、人機隔離的生產工藝;全行業已引進近千臺各類機器人;共減少危險崗位操作人員7400余人。
(三)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繼取消、下放6項行政審批項目后,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修訂了《民用爆炸物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更加簡化審批手續,更好減輕企業負擔。承辦了第17屆爆炸物品首席監管者國際會議,助推我國民爆行業與國際接軌。11月結合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組織召開首次“民爆行業進出口暨民爆企業‘走出去’工作座談會”,更好服務企業對接“一帶一路”戰略,推動形成民爆行業全面開放新格局。
四、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嚴格履行禁化武公約
堅持從對人民負責和維護世界和平的高度,從服從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出發,扎實做好禁化武履約各項工作。
(一)夯實履約基礎。積極推進《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修訂)》立法工作。依法做好監控化學品設施建設、生產、使用和進出口等行政許可,不斷提高審批效率和服務水平。召開“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座談會,制定抽查實施辦法,試點抽查5家生產、經營企業,及時公示檢查結果,督促整改,并作為首家試點單位在部內做經驗介紹。
(二)嚴格履行公約。召開履約部際聯席會議和履約20周年座談會,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工作協調,研判形勢,作出部署。舉辦全國培訓班,指導地方及企業按時向禁化武組織提交宣布數據。制定《接受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現場視察工作規范(試行)》,對地方和企業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并順利通過29次現場國際視察提供有力保障。落實聯合國安理會決議,防止可用于生產化學武器原料和技術設備擴散。
(三)加強國際交流。積極參加國家履約主管部門會議、締約國大會等禁化武組織及地區性國際會議和磋商,加強溝通、表明立場,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與禁化武組織在華開辦國際培訓班,為該組織國際合作項目提供實習企業,展現維護世界和平事業的大國擔當。
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安全司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按照2018年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部署,制定新目標,落實新舉措,推動安全生產、禁化武履約工作再上新臺階。
重點任務:一是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制。深刻領會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新部署,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落實“兩個”責任,強化正風肅紀,持之以恒反“四風”。二是扎實推進中發32號文重點任務的貫徹落實。依據部內分工方案,統籌協調,全面推進,定期向國務院安委會報送我部貫徹落實重點任務情況。組織開展我國安全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積極開展安全產業宣傳推動工作,與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開展戰略合作,調動發展安全產業積極性;逐步完善投資服務體系;進一步加大先進安全裝備的推廣應用。三是深化民爆行業改革與發展。推進民爆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助推企業重組整合,營造有利于安全發展的市場環境和秩序。實施行業安全、科技、產品質量水平提升專項行動,深入推動民爆行業智能制造的推廣與應用,實現民爆行業去產能和轉型升級,服務于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大局。四是全面做好履行禁化武公約工作。進一步完善履約工作機制,加強組織協調,履行好國家宣布、接受國際視察和防擴散國際義務。加強監控化學品管理,統籌兼顧履約與發展。加強履約重大問題研究,為公約第四次審議大會提供中國方案,切實發揮好我負責任大國作用,維護國家安全發展和世界和平。